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
|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
|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
|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
被称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的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清风吹动旗幡,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源问题上,与慧能所持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 B.程颢 | C.朱熹 | D.王阳明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
|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 A.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 B.汉武帝创设太学 |
| C.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 | D.明朝八股取士 |
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 A.民贵君轻 |
| B.人应互爱互利 |
| C.反对掠夺战争 |
|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