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和装置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
| B.装置Ⅰ和装置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
| C.装置Ⅰ和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 |
| D.放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和装置Ⅱ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三种溶液的pH:
| 溶质 |
NaHCO3 |
Na2CO3 |
NaCN |
| pH |
8.4 |
11.6 |
11.1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升高Na2CO3溶液的温度会使
增大
B.相同条件下的酸性:H2CO3>HCN
C.三种溶液中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D.溶液中阳离子物质的量之和的关系为:Na2CO3>NaHCO3=NaCN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 |
| C.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
| D.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
短周期元素X、Y、Z、W、U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W位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元素的单质在X的某种氧化物中可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W、U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U>W>X |
| B.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
| C.Y、Z、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Z>U |
| D.室温下,0.05 mol/L 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
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液时,在锥形瓶中加入2-3mL酚酞试液作指示剂 |
|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溶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 |
| C.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测定硫酸钠溶液的pH |
|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银氨溶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 |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
| B.在c(H+)=1×10-13mol/L的溶液中:Na+、S2-、SO32-、NO3- |
| C.在氨水溶液中: Ba2+、Cu2+、Cl-、AlO2- |
| D.在含有大量Al3+、Cl-的溶液中:HCO3-、I-、NH4+、Mg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