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探究小组成员讨论下列Ⅰ、Ⅱ、Ⅲ、Ⅳ四种仪器装置的气体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装置Ⅰ:可以用来验证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
B.装置Ⅱ:橡皮管的作用是使水顺利流下 |
C.装置Ⅲ:不能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
D.装置Ⅳ:先从①口进气收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NO气体 |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 |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
D.吸热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 |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可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
已知:N2(g)+3H2(g)2NH3(l)△H=" -132" kJ/mol,蒸发1mol NH3(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20kJ,相关数据如下
H2(g) |
N2(g) |
NH3(g) |
|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 |
436 |
946 |
a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g)和3molH2(g)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Q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可表示合成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a的数值为1173
C.Q的数值为92
D.其它条件相同,反应使用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大于无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沸点却依次升高 |
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C.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是1:2且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
D.NCl3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