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中科院理化所与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小组研发出世界首个自主运动的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该机器的问世引申出了全新的可变形机器概念,将显著提速柔性智能机器的研制进程。该机器的成功研发佐证了( )
①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②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
③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④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农艺师打破“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为枳”的观念,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
C.人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情况 |
D.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是主观的 |
受产量丰收、外围蟹价格下降以及“三公消费”被取消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大闸蟹改变了往年一上市价格即上涨的态势,市场价格低开运行。据调查显示,国庆节过后,水产品批发市场大闸蟹的价格继续小幅震荡回落,同比下降35%。大闸蟹价格变动说明()
A.价格的变化起伏受具体条件的影响,突破了规律的制约 |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 |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我们可以根据人的需要建立事物的新联系为人类服务 |
相同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意思。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二”,而这个动作在欧美表示胜利和成功。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
A.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善于发挥意识的反作用 |
C.从事物客观表现出来的现象出发 |
D.学会把握事物间的联系 |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你吃了吗”、“你忙什么”,到九十年代和现在的“你买房了吗”、“你炒股了吗”、“你旅游了吗”等。随着时代的变迁,“问候语”的变化从另外一个侧面真实地见证了老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说明()
①任何意识的产生都有物质原因
②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④意识和存在如影随形,不可分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备受瞩目的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摘得桂冠。莫迪亚诺也被认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这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