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李子先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①。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②。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①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②九方皋:伯乐,以善相马名于天下。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结合全诗,探究这首诗歌思想情感的意蕴。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本诗第三四句与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关,请写出末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
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文后各题
[越调]柳营曲·范蠡①
无名氏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②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灭吴后,归隐江湖。②一捻:一把,形容西施的体态非常纤秀。此曲塑造了怎样的范蠡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曲的最末一句与李煜《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1)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2)矰:zē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这首诗全篇皆实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
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
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