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常会因受到光照而被活化,分析得知一种在叶绿体内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其活性受到PH及其镁离子浓度的影响如图所示。据图分析,白天与夜晚相比,叶绿体内部的PH及镁离子浓度最可能会发生下列哪一种变化( )
A.PH不变,镁离子浓度不变 |
B.PH不变,镁离子浓度下降 |
C.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上升 |
D.PH上升,镁离子浓度上升 |
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l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
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Ⅱ后期 |
C.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4 |
D.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1/9 |
某小组获得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欲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实验如下: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Q,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
C.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 ![]() |
D.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
如图为甲、乙家族患同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若6号与9号婚配,生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A.![]() |
B.![]() |
C.![]() |
D.![]() |
如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乙中的()
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两种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株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株X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Y产生配子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 |
B.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
C.图中①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的幼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 |
D.用①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