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秋水仙素诱导水稻形成多倍体的原因是

A.着丝点分裂受阻 B.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C.纺锤休形成受阻 D.染色体断裂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人与自然”节目中报道,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鹿和七只雌鹿散放到保护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和观察,这些麋鹿已经适应了野生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种群
B.可以预见,该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
C.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D.该种群数量将会按“J”型曲线一直发展下去

有数字1到8的8个物种,每个物种在生物群落甲、乙、丙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92
4
0
0
1
1
1
1

0
25
20
20
20
5
0
0

0
65
20
10
3
2
0
0


A.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
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B.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C.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Ⅱ,出生率如图中Ⅰ,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

A.a  B.b C.c D.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