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轼对下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

A.追求布局严整 B.富于色彩美感
C.受印象派影响 D.注重诗情画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B.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C.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D.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地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
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②男女平等的观念③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④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致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C.新旧风俗相互交织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涉及各个方面

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行为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这突出反映了()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B.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C.法律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D.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D.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