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民贵君轻 B.兼爱尚贤 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在他们的思想中截然相反的是()

A.人性善恶有别 B.是否实行仁政
C.是否主张“礼” D.是否追求气节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其表现之一是()

A.青铜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B.出现新型灌溉工具翻车
C.代田法用力少而得谷多 D.农用动力的革命性变化

与“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B.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汉的郡县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