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问题。(共28分)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
A:                       B:                     
C:                     D:                      
(2)A点位于C点的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澳大利亚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洋,②是________洋。
(2)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誉为“________”的国家,其________数量和________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____”的国家,其矿产品大量出口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铁矿和煤矿的分布特点进行归纳)。
(4)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________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亚洲图”,回答问题 ,(每空1分,共15分)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①海,②湾,③洋。
河流:a,b,c
湖泊:d:______。
山脉:A,B,C,D
半岛:甲,乙,丙
(2)属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______。(填代码)

读甲、乙两国轮廓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其中A 所在地区农业带的名称是,该农业地带的形成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2)分析乙国工业分布与资源分布的关系,并说明这样分布的有利条件。
(3)近年来,我国有部分商人从国内大量采购生活日用消费品到乙国销售,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请你解释生活日用品在该国销售特别好的原因。
(4)甲、乙两国的地理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从位置、气候、资源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般来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孕育了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2009年4月6日甲区域南部发生6.3级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在乙区域的①地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区域定位。判断我们所学过的区域。
甲区域:,乙区域:
(2)学以致用。甲区域南部和乙区域南部都是地震多发地区。请从材料二中任选其一,解释地震多发原因。
(3)经济发展。①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②每年都有许多来自甲区域北部的游客去乙区域进行避寒旅游。你认为丙国游客最喜欢什么时候去乙区域旅游?请你简述理由。

试试你的读图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如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山,注入海,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长河。
(2)由图可知,从河口到陕县,中考济南群31125760河流的含沙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发生在黄河的哪个河段?试分析发生这种的变化的原因。(请从土质、植被、支流、气候等方面分析)
(3)“人在堤下走,水在头顶流”的景观出现在黄河哪个河段?说明黄河该河段的什么特点?试解释原因。
(4)读图可知,黄河的水电站、水利枢纽分布在哪些河段?试从地势角度解释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