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在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相同 |
B.CuSO4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相同 |
C.盐酸在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 |
D.蒸馏水在实验“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相同 |
实验人员为研究递质——乙酰胆碱(Ach)浓度与反应时同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测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浓度(![]() |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1 |
5.31 |
0.4 |
5.01 |
5.24 |
0.5 |
5.00 |
5.16 |
A.随Ach浓度升高,兴奋在C处的传导与D处的传递所需时间不同
B.随Ach浓度升高,刺激B处,C、D处的电位变化逐渐由相同变不同
C.轴突中原有突触小泡在实验前需除去,避免E处不同递质同时跨膜运输
D.甲状腺激素及下丘脑、垂体对图示结构的发育都会发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生理活动时,收集了酵母菌生长增殖的资料,参考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色),并对甲装置内的一系列变化做了相应记录。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甲装置内的有关变化,可以用坐标曲线①②③④正确表示 |
B.甲、乙实验对照的结论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 |
C.本实验探究课题: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吗? |
D.本实验探究课题:探究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乙醇和CO2? |
下列四个生物实验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
B.蒲公英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
C.制作生态瓶实验:洗净空瓶→装入动植物→灌满自来水→密封瓶口→放在阳光下 |
D.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取试管→加入淀粉液→注入酶液→保温→加碘液→观察 |
下列对下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二磷酸腺苷和还原型辅酶Ⅱ含量的变化 |
B.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
C.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
D.a和b可分别代表艾滋病感染者在患病期间体内HIV和T淋巴细胞数量 |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甲)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乙)的示意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B是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场所 |
B.乙图中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
C.乙图中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 |
D.甲图中当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A的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