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该法的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践行这些条文,启发人们在生活方式上要( )
①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②理性消费,避免情绪化消费
③保护环境,提倡绿色消费    ④艰苦奋斗,倡导节约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最让中国观众认同和赞许的是《阿凡达》所揭示的主题。影片中,和地球人带来的“工业之火”相比,潘多拉星球的纳威人崇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要对大自然有所敬畏,不能“为所欲为”。这表明
①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是统一的
② 影片中这些特效镜头根源于人的主观创造力
③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 要根据先哲们的思想改造客观世界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 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佛家俚语的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的观点

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正确的理解是

A.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