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甘肃省某市城关区环卫队逼迫环卫工签下“生死状”,要求环卫工人承诺:若在工作中出现意外,由环卫工人自己承担责任,与用人单位无关。部分环卫工因为害怕失去工作而选择忍气吞声。对上述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劳动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②有利于劳动者增强劳动安全意识
③损害了劳动者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④不利于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 2009 年 2 月 14 日,台北故宫院长率团来到北京,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商谈加强两岸文物合作交流事宜。这种文化交流()
| A.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民族特征 |
| B.体现区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
| C.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 |
| D.有利于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
(2009.福建一模)“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 )
A 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 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越来越重要 D 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2009·江苏兴化冲刺)抗四川汶川发生8.O级地震,全国手机报在第一时间向手机用户发布了这一重大灾难事件。在震区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手机媒体配合传统媒体担当了报道灾情的重任,表现出强大的优势。抗震救灾手机报道,力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灾难中的人性美。在阅读手机报时,人们都被感动着。震救灾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③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体,具有世界性和永恒性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风
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回答13~14题。
13.(2009·威海模拟)我国民俗节日较多,除了春节、元宵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说明()
A.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 B.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C.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D.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4.(2009·威海模拟)元宵节在西汉得到重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