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真正的“好”教师重“深教”而不唯“浅教”。
所谓“浅教”,唯重堆砌知识的形态,条块分割,外在于“人”:最令人痛心者,莫过于轻视甚或无视本应自如驾驭知识的强劲思想力。复制了大量弥散着书香的“知识”却不知其何以如是,何以用之。更心安理得于丢失开启未来世界的“金钥匙’— (质疑/置疑)批判、独立评论和逻辑演绎。这就从本源上断开了重构新世界知识形态的可能。梁启超先生早在“五·四”之前即 (犀利/锋利)批判传统教育“偏于记性”、忽略悟性,至今不失为针砭时弊的教育箴言。而“浅教”的对立面是“深教”,它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辩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 (叫醒/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能力为终极境界;换言之,卓越教育所视之为“贵者”,并非复制传统知识的机械“记性”,而是创生无尽真知和新知的珍贵思想力及其相辅相成的表达力。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一切知识都会暗然凋落,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硕的创造之果。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强劲(jìn)逻辑演绎 | B.悄然老去(qiǎo)暗然凋落 |
C.箴(zhēn)言相辅相成 | D.针砭(biǎn)严谨思辩 |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质疑锋利叫醒 | B.质疑犀利唤醒 |
C.置疑犀利唤醒 | D.置疑锋利叫醒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很多中国古典诗词都含有哲理,像唐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哲理就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B.多家外国媒体对中国抗震救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经受过汶川、玉树强震考验的中国,应对灾情更加沉着有序,预案更加完备,救援更加科学。 |
C.“‘秋风起,蟹脚痒’,现在正是抓螃蟹的好时节到了,大人小孩子都在湖里呢,我上哪儿给你找人去!”老赶叔一边吮着他的蟹脚一边说。 |
D.安娜的言语间,时时都流露出对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的赞赏和喜爱,也正是这种赞赏和喜爱让她开始关注中国哲学并学习创作山水画。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网络的出现,颠覆了许许多多的观念和事物。比如写作,在传统文化中,它一直被赋予了崇高而特殊的意义,基本上被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所垄断。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网络写作应运而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第一代的网络作家如路金波、宁财神等人,均非出身于中文专业。正因为他们没有受过所谓的正规写作训练,他们的作品别有一股孤云野鹤的魅力,一下子吸引了无数厌烦了传统文学的网友,因此他们在网络世界脱颖而出。
A.颠覆 | B.应运而生 |
C.孤云野鹤 | D.脱颖而出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租赁/吝惜打叉/不差钱泡桐/剖腹藏珠 |
B.鞭笞/蒜薹细胞/炮羊肉反诘/开花结果 |
C.靓妆/劲敌扫帚/瘙痒症手腕/顺蔓摸瓜 |
D.炽热/卷帙叨光/饕餮纹衡量/横行霸道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屋后的山在冬天可以阻挡呼啸而来的北风,起到防寒的作用。
②池塘既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又能调节气候,给村庄带来勃勃生机。
③岭南地区的村落,家家户户周围都有山丘、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态景观。
④许多人认为,好的住宅就应该背山面水,坐北朝南。
⑤夏天从南边吹来的凉风经过水面,穿过竹林后,吹进住宅,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
⑥屋前的池塘与池塘边种植的以翠竹融为一体,在整个房屋布局中不可或缺。
A.③④①⑥②⑤ | B.③④⑥②⑤① |
C.④③①⑤②⑥ | D.④③⑤②⑥①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专业人士介绍,热气球的安全系数是相当高的,近年来发生的热气球事故大多是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 |
B.随着2015年5月京杭大运河济宁——泰安北延工程的完工,济宁以北至东平段99公里主航道也将全面复航。 |
C.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出现资金链断裂,运营困难,贸易保护主义也随之抬头。 |
D.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