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作用效果是指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 |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
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同一长度 |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若由于F1的误差使F1与F2的合力F方向略向左偏,如图,但F大于等于F′,引起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 ,F1的方向使它与F2的夹角比真实值偏 .
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遮光筒、⑥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法.
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P1和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的位置和三棱镜的轮廓如图所示.
(1)在图中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在图中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____.
在“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根据他们设计的表格所反映的信息,判断他们做的是否正确.
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
入射角 θ1 |
sin θ1 |
折射角 θ2 |
sin θ2 |
n |
n |
1 |
30° |
0.500 |
20.9° |
0.357 |
1.40 |
1.40 |
2 |
45 ° |
0.707 |
30.5° |
0.508 |
1.39 |
|
3 |
60° |
0.866 |
38.0° |
0.616 |
1.41 |
乙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
1 |
2 |
3 |
角平均值 |
正弦值 |
n |
入射角θ1 |
30° |
45° |
60° |
45° |
0.707 |
1.42 |
折射角θ2 |
20.9° |
30.5° |
38.0° |
28.8° |
0.497 |
(1)上述两位同学做的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根据你的选择,请利用恰当的图像求出玻璃的折射率.
某同学用圆柱形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圆柱形玻璃砖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柱形玻璃砖的边界如图所示.
(1)在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量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要求在图上标出).
(3)测出的折射率n=________.
如图甲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4-2-7乙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