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
B.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
D.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涨破 |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谋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 |
生态系统 |
采集对象 |
现有生物量 |
年增长率/% |
年采收量 |
① |
马尾松林 |
马尾松 |
200 000m3 |
2 |
1 000 m3 |
② |
淡水湖泊 |
鲫鱼 |
10 000kg |
35 |
3 600 kg |
③ |
山地 |
甘草 |
1 000kg |
20 |
300 kg |
④ |
滩涂 |
沙蚕 |
10 000kg |
30 |
500 kg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若向水池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 |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 |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 |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 |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