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实验材料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 A |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
| B |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
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
| C |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
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
| D |
大肠杆菌 |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
| B.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
|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
|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
如下图所示,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
| 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到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
| 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
|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慢,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
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生长素的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 A.自由扩散 | B.协助扩散 | C.主动运输 | D.渗透作用 |
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说明
|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 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
| C.尖端是感光部位 | D.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
正确反映一株白玉兰树上各部分生长素浓度大小的是
| A.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 B.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
| C.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 D.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