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
B.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
C.根据假设设计了测交试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 |
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者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二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
D.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基因的行为决定着染色体的行为
分析人类的下列疾病,其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①夜盲症②白化病③血友病④脚气病 ⑤肝炎 ⑥苯丙酮尿症
A.①②③ | B.②③⑥ | C.①⑤⑥ | D.②③④ |
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A.G≡C变为T=A B.A=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为显性。用一定高温处理残翅基因纯合子的幼虫,其发育为成虫后,翅膀表现为长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控制翅膀的基因在幼虫阶段就已经开始表达 |
B.高温下相关蛋白质失去活性 |
C.这种长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已经变为杂合子 |
D.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A.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 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
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 D.DNA的基因排列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