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茉莉花瓣中的色素是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决定的,花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和深红色等五种颜色,其基因A、B、D(独立遗传)分别编码酶A、酶 B、酶D,酶所催化的反应及各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I、Ⅱ、Ⅲ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色,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时为白色.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性状可由多对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
B.开深红色花和白色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有8种、7种
C.基因型为AaBbDd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中开浅红色花与开大红色花的比例为1:1
D.开大红色花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开白色花的植株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增长型和衰退型 |
B.衰退型和增长型 |
C.稳定型和衰退型 |
D.稳定型和增长型 |
种群是指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
现代观点认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C.神经—体液调节 |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H7N5流感病毒,可预防H7N5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
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
B.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C.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
D.切除胸腺的个体丧失全部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