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明在与朋友交往中的几个情景:
情景一:过生日时,同桌送给他一张自制的贺卡,小明不屑一顾地说:“我不要,妈妈说便宜没好货!我妈妈从日本给我带礼物了,可贵呢!”
情景二:有位成绩很差的同学,一次唱歌比赛的了一等奖,小明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同学们却视他为明星。
情景三:同桌的妈妈出差带回来一些热带水果,同桌给很多同学都分了,但就是不给小明,还对他说:“你说的非‘必胜客’不吃,这水果很便宜,你是不会吃的。”其实小明非常想尝尝那热带水果。
(1)情景一中的小明的做法正确吗?他应该怎么做?
(2)情景二中的小明的做法正确吗?他应该怎么做?
(3)从情景三小明的境遇中,你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据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从公安部网安局获悉,昆明"3·01"暴恐案发生后,王某等45人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谣言,故意制造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被依法处以治安处罚。
(1)王某等45人因编造、传播谣言依法受到治安处罚说明了哪些道理?
(2)为了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社会秩序,广大网民应该怎么办?
在湖南娄底,一家三口溺水,27岁的邓锦杰闻讯,纵身跳下河中与另外两人奋力施救,最终将三人救起,但邓锦杰却溺水身亡。找到邓锦杰尸体后,人们才发现,获救的三人已不知踪迹。连日来,当地警方全力寻找,仍没有获救人员的消息。邓锦杰因救人溺亡,被救者却消失了,这让他的老板晏建伟很气愤,他决定悬赏1万元寻找被救者。“我们不要他做什么,只要他说声谢谢也好啊,毕竟这么好的兄弟就这么走了。”说着,晏建伟就痛哭起来。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中的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2)如果你遇到有人落水,你会怎么做?
(3)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高二女生杨怡祺仔细研究分析2013年8月暴雨后南山区留仙大道涵洞内积水导致驾车经过该涵洞的一女士溺水身亡的原因,发明了涵洞水位报警器。她设计的报警器是在涵洞墙上20公分和40公分处安装两个水导体感应器,入口和出口分别安装两个显示器,当涵洞积水超过40公分,显示器会显示“涵洞水深,禁止通行”,提示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从而避免因涵洞积水过深而导致的惨剧再次发生。
(1)高二女生杨怡祺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2)我们应该怎样向杨怡祺学习?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
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需要谱写“民族情”。
国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基金”等;中东部省市努力实施“援藏、援疆工程”、不少重点中学开办了“西藏班”、“新疆班”等。
(1)结合材料一分析,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什么样的“民族魂”?
(2)结合材料二反思,为谱写“民族情”,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分析案例,运用法律知识回答:
孟先生为装修新房,咨询了几家装修公司。搬入新房后,就不时有人打电话甚至上门推销产品,这让他不胜其烦。经调查,孟先生的个人信息是被装修公司泄露的。让他更为恼火的是家中突然被盗。据警方介绍,是小偷获得了他家的信息,通过拨打电话,确定家中无人,然后实施的盗窃。
(1)孟先生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2)这个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