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区域地壳厚度,最接近
| A.5千米 | B.17千米 |
| C.33千米 | D.2900千米 |
该地可能是下列哪个地方
| A.116°E,40°N | B.90°E,30°N |
| C.南极点 | D.经度180°,纬度0° |
嫦娥三号探测器已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30分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将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嫦娥三号发射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属于12月2日的范围超过四分之一 |
| B.英国伦敦烈日当空 |
| C.里约热内卢(约43°W)的温度接近一天中最高 |
| D.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农场中的牧民此季节正忙于剪羊毛 |
该日,当晨线、昏线先后移至我国境内时,它们与120°E经线交点移动方向分别是:
| A.两者均自北往南 | B.两者均自南往北 |
| C.前者往南,后者往北 | D.前者往北,后者往南 |
读“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月P、Q两区域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Q风力较大 | B.P风力较大 |
| C.风力相等 | D.无法比较 |
该季节R地的气候特征为
| A.高温多雨 | B.低温少雨 |
| C.温和多雨 | D.炎热干燥 |
在同一粒径沙组成的地面上,气流的含沙量取决于风速的大小,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后就会形成风沙流。下图为风沙流中不同风速下,空气中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可知()
| A.不同高度的风沙流中含沙量与风速成正比 |
| B.高度越高,风沙流空气中的含沙量越大 |
| C.在近地面约3厘米的高度,相对含沙量与风速变化无关 |
| D.在近地面3厘米以下,随风速增加相对含沙量增多 |
下列属于风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掩埋草场、绿洲和交通线
②侵蚀土壤,摧毁建筑物
③形成沉降,增加土壤肥力
④形成降水,减轻大气污染
⑤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⑤ |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最大高差可能是
| A.320米 | B.397米 | C.412米 | D.506米 |
关于图示地区说法可信的是
| A.在N地看不到甲村 |
| B.该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 |
| C.该地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
| D.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乙村处的河段自北向南流 |
下面的左图和右图分别为世界上两个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M、N两地年降水量都很多,但气候类型不同,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 B.纬度位置 | C.洋流性质 | D.地形因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两地少雨期的主要原因都是盛行陆风 |
| B.M、N两地多雨期的盛行风向都相同 |
| C.M、N两地多雨期与高温期都一致 |
| 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大 |
关于M、N两地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河流径流量大,航运条件都很优越 |
| B.两地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
| C.两地都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威胁 |
| D.两地水热充足,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均为季风水田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