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 B.对流雨 |
C.台风雨 | D.地形雨 |
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水循环 | B.海上内循环 |
C.夏季风环流 | D.冬季风环流 |
该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8~20题。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温度高,气压低 |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
C.B地温度低,气压高 |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
若A位于亚欧大陆,B位于太平洋,则
A.A为亚洲低压,B为夏威夷高压 |
B.上海此时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
C.此时北极地区的驯鹿南迁 |
D.由波斯湾驶往上海的轮船在北印度洋顺水顺风 |
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A.为白天,吹海风 | B.为白天,吹陆风 |
C.为夜晚,吹海风 | D.为夜晚,吹陆风 |
图五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回答15~17题: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
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
D.受高原地形影响 |
气温线b部位气温低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小 |
B.寒流影响 |
C.云雨较多 |
D.海陆位置影响 |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
长),回答11—14题: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三个月后,抚州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图,回答6—10题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一大陆上,则M点常年盛行风为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若该图为北极投影图,P点在昏线上,M点已经日落,则下列地点的昼长从长到短的正确排序为()
A.休斯敦、新加坡、悉尼、开普敦 | B.悉尼、新加坡、休斯敦、开普敦 |
C.开普敦、悉尼、休斯敦、新加坡 | D.开普敦、悉尼、新加坡、休斯敦 |
若图为北半球—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005百帕,M点气压为1000百帕,则M点的风向为
A.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南风 |
若上题所述气压中心位于印度北部地区,则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南亚为一年中的旱季 |
B.我国长城站正值极夜期间 |
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季节 |
若图为地球仰视图且大圆为0°纬线,则M处的洋流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顺时针、暖流 | B.顺时针、寒流 | C.逆时针、暖流 | D.逆时针、寒流 |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3—5题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小丘 |
B.P为山坡上的小丘,Q为山坡上的洼地 |
C.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
D.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
若b的海拔高度为300米,a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300<P<400 | B.200<P<300 | C.200<Q<300 | D.400<Q<500 |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