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1年 | B.10年 | C.11年 | D.140年 |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作出安排。回答下列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均增加 | 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
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 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
下图为“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 B.开放性 |
C.整体性 | D.差异性 |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B.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
C.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 | D.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 B.距海较远 | C.降水较多 | D.纬度较低 |
下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甲洋流属于
A.北半球寒流 | B.北半球暖流 |
C.南半球寒流 | D.南半球暖流 |
甲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
B.形成著名的渔场 |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
下图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 B.下渗 |
C.降水 | D.径流 |
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
B.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
C.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
D.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