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月22日,莫言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发表演讲:“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莫言称,自己有一个与马尔克斯相见的幻想,“我甚至都想好了见到他时应该说的第一句话,到了后来因为他身体欠佳,这个幻想没有变成现实”,“我当年想好的见到马尔克斯时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我在梦中曾经与你一起喝过咖啡,但哥伦比亚的咖啡里面,有点中国绿茶的味道。”
A.这是一个颇富趣味的场景假设,体现了莫言语言的幽默。 |
B.哥伦比亚的文化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
C.咖啡与绿茶,是莫言对两种文化关系的比喻,说明了它们的平等。 |
D.这句话意在说明中国文化与拉美文化的内在有一个天然的交互性。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①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
⑤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⑥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受”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④②③⑤①⑥ | B.②④③⑤⑥① | C.②④⑤③①⑥ | D.④②⑤③⑥①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高家捉鬼后的第二天,觉慧去看祖父,祖父一反常态,温和地和他说话,要他把觉民喊回来,说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了。(巴金《家》) |
B.冯乐山想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向大哥觉新求助。觉新因为梅的死,不愿让觉民和琴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觉民逃离了公馆。(巴金《家》) |
C.梅去世的消息传来,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他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料理了梅的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觉慧没有哭,也没有悲哀,他有的是满腹的愤怒。(巴金《家》) |
D.老葛朗台知道欧也妮把私房钱给了堂弟,大怒,把她关在房间里。克罗旭得知后,提醒他欧也妮拥有母亲去世后的遗产继承权,劝他善待欧也妮。(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
E.老葛朗台去世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她一次性支付了克罗旭整年的薪金,并在拿侬结婚时,包办了拿侬全套的嫁妆。(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以其无礼于晋 | B.夫晋,何厌之有 |
C.而君幸于赵王 | D.求人可使报秦者 |
下列各项中只含有一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三餐而反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唯大王与君臣孰计议之 |
C.建德若偷共其乏困 |
D.幼而不孙弟拜送书于庭 |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固穷固:坚守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过而不改过:犯错误 |
B.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王无罪岁罪:归罪 树之以桑树:种植 |
C.抢榆枋而止抢:触、碰 知效一官效:胜任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沮丧 |
D.善贷且成善:善于 |
绝云气,负青天绝:渡过
肆其西封肆: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