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
| A.土地肥沃 | B.雨热同期 |
| C.人均耕地多 | D.地形平坦 |
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被冲刷变薄 | B.气候干旱 |
| C.生物活动微弱 | D.秸秆还田 |
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即下图中甲国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和乙国的淡水河谷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铁矿石资,以他们为代表的铁矿石供应商,每年都要与以中国宝钢集团、日本新日铁和欧盟钢厂为代表的铁矿石需求方进行谈判,判定下一年度双方交易的铁矿石价格。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淡水河谷公司距中国上海宝山钢铁厂最近 |
| B.必和必拓公司位于淡水河谷公司的东南方 |
| C.甲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
| D.对森林是保护还是开发为乙国面临的两难选择 |
有关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热带种植园农业 |
| B.甲国除大量出口铁矿石外,还大量出口羊毛和小麦 |
| C.乙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 |
| D.乙国有著名的潘帕斯草原,畜牧业特别发达 |
下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左图)和消费(右图)重心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
| B.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
|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 |
|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向的变化 |
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
|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
| C.西北、西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
|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 |
2014年3月21日,新疆首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开始架设首段导线,标志着“疆电外送”工程建设全面提速,读疆电外送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疆电外送”工程主要输送的是()
| A.煤电和水电 |
| B.核电和水电 |
| C.煤电和风电 |
| D.水电和地热发电 |
哈密地区的优势和特色的是()
| A.农作物复种指数高,粮食单产高 |
| B.天然气资源丰富,为西气东输的起点 |
| C.气温日较差大,致使瓜果特别甜 |
| D.坎尔井是当地人挖的水窖,用以收集雨水 |
下面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山地海拔3100米;图乙为M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甲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地上有终年积雪 |
| B.自西向东,自然带呈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 C.M地适宜种植葡萄、柑橘、油橄榄等 |
| D.N地为热带荒漠,棉田面积广 |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B.山脉东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 |
| 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
| 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
读棉纺织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 B.劳动力价格低 |
| C.市场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20世纪90年棉纺织工业由我国上海等沿海城市转移到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疆交通便利,便于棉纺织品运往内地 |
| B.新疆邻国多,便于棉纺织品出口 |
| C.新疆长绒棉产量高,接近原料产地 |
| D.新疆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