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3)小题。(12分)
材料一 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形成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喀斯特地区。该地区地形崎岖,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地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 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10
10~15
15~20
20~5
25~30
30~35
>35
土壤厚度
(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层厚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1)由以上材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                                   。
(2)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3)分析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A.a、b、c B.d、e、f
C.a、c、e D.b、d、f

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大。据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三峡水库畜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亚寒带地区
C.亚热带地中海区 D.热带雨林地区

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