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3)小题。(12分)
材料一 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形成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喀斯特地区。该地区地形崎岖,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地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 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10
10~15
15~20
20~5
25~30
30~35
>35
土壤厚度
(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层厚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1)由以上材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                                   。
(2)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3)分析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②东南部降水较西北部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⑤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处,多火山地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与交通 B.河流与地形
C.河流与人口分布 D.日照时数与地形

该图中黑色区域为某地理事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黑色区域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

A.古代城市群遗址分布区
B.地中海园艺业分布区
C.第四纪冰川分布中心区
D.煤炭资源分布区

甲处平原呈现波状起伏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 )

A.河流突发性大洪水形成的堆积物
B.冰川运动过程中夹带物质的沉积
C.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表土的堆放
D.古代城堡建设所造成的人为堆高

读某国14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
②甲地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
③乙地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
④乙地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中乙地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种植园农业

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回答问题。

推测图④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

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沿岸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2007年9月1 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