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1)-(3)小题。
材料一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仓”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计划到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 000亿斤,比2007年净增商品粮200亿斤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
材料二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2006年)。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人均耕地面积 |
0.31 |
0.20 |
0.10 |
0.02 |
0.07 |
0.04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
5 377 |
7 066 |
5 929 |
6 929 |
6 366 |
6427 |
5 322 |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4分)
(2)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有进一步减少之势,试分析原因。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2007年夏季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大面积洪涝灾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资料一: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和洪水灾害分布图。
(1)图中显示我国洪水和旱灾主要分布在________。盐城市周围地区干旱出现的频次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三地中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__地,易出现伏旱的是________地,该地出现伏旱时,控制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
(3)我国易发生洪水灾害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当洪水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不定项选择)
A.发生险情时中学生一般以避灾为主,不宜盲目参加抢险活动 |
B.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 |
C.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并用绳子或被单等物将身体与烟囱、树木等固定物相连,以免被洪水卷走 |
D.被洪水卷走时,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
(5)江苏省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图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预测”,完成下列问题。
(1)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量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计划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降低40%至45%,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能源消费结构上需要采取的措施有()(不定项选择)
A.大幅减少煤炭的开采量和使用量 |
B.积极发展新能源 |
C.提高植被覆盖率 |
D.向公众宣传节能意识、节能方法 |
(3)图中的“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下面左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右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左图归纳出1950~201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
(2)据左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条件________。
(3)据右图描述2010年与1986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________及影响________。
读“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图”,分析下列问题。
(1)在右侧未被破坏的雨林中,物质可以_____不止,森林资源得到不断_______,注入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增加。
(2)森林破坏后,可能造成森林退化,____________侵蚀,___________灭绝等严重问题。
(3)从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看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就是一个_________,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___________的,体现了自然资源间的________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3)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
(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