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9题。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1)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2)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3)
[注释]
(1)鲍照,南朝宋代杰出诗人,出身寒门,《拟行路难》是组诗,共18首,大部分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2)蹀躞(dié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3)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画面。
最后“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联系全诗,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写于秋季,诗中的哪个地方最能体现这一时间?“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诗的三四句运用了想象的手法,与李商隐《无题》诗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王昌龄诗中这两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诗的前两句通过手法,突出了这场雨对花的摧杀,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诗中“”一句,既表现出作者寻找春色的心情之切,又衬托了蜂蝶寻找春色的生动情态。

古诗阅读
渔家傲·秋思
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诗的上片写景极富特色,()一字突出边塞独特的自然风光。
请简要分析划线句子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共4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说其“妙在首联”,请你分析首首联妙在何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共争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试做简要分析。
试分析这酋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