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RNA |
B.只含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
C.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
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
下面的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
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
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 |
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 |
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 |
C.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 |
D.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 |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
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
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 |
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 |
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 |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 |
“生物入侵”是指在自然或人为的作用下,生物从原分布区扩展到新的地区,在新分布区能够繁殖、扩展形成稳定种群,并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破坏、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现象。我国入侵物种数目的历史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生物入侵”这一生态问题的有关分析,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
A.入侵生物会增殖、适应、扩散和爆发,对人类的危害比化学污染更加具有危险性 |
B.入侵生物是外来物种,外来生物不一定形成入侵物种。引入外来生物应评估、监测 |
C.图像表明,我国入侵生物种群数量从18世纪后呈典型“J”型增长曲线,形势严峻 |
D.人类交流的加强,使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