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B.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C.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D.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 B.种群的年龄组成 |
| C.种群的性别比例 | D.出生率和死亡率 |
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
| 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 | B.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高 |
| C.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 | 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
某同学感冒发热39度,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
| 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 |
|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 |
|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
| 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
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
| B.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
| C.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 |
| 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