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
|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
|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倍增,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
| 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
科学家为研究激素水平与水稻穗、粒发育的关系,将水稻幼穗的分化及灌浆结实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测定了水稻穗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生长素在Ⅰ期起促进作用而Ⅱ期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 B.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因此在Ⅲ期~Ⅳ期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 |
| C.Ⅲ~Ⅴ期生长素含量降低有利于花粉形成,此阶段生长素含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 |
| D.赤霉素含量在Ⅴ期后急剧增加,由此推测它可能与籽粒的结实密切相关 |
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
| B.乙装置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 |
|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
| 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 |
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周期的两种模型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于b时期 |
| B.图乙中按箭头方向A→A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
| C.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在各时期都具同源染色体 |
| D.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在各时期都要消耗ATP |
果实在成熟之后发生的细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下图为香蕉成熟后细胞CO2释放量和乙烯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呼吸跃变导致乙烯含量剧增 |
| B.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的标志 |
| C.乙烯的增加促进了果实的发育 |
| D.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诱导呼吸酶的合成 |
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St-P-DI)的顺序排列;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 |
| 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 |
| 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 |
| 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