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下表是某小组为“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而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2 mL
2 mL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
1 mL
/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
1 mL
4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5
观察
____
____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         _______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
(3)为了将此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________(填“高温”或“冷藏”)处理。
(4)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中,ATP产生的场所有  (填图中序号),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填图中序号)。
(2)图2中,A细胞的名称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细胞所处的时期。
(3)若图1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 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4)图3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该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变化是 →

下图是反射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b中为感受器的是_______。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2)图2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的1表示_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依赖膜的_____性。
(3)图3中①②③间的兴奋传导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①②③表示)
(4)图2与图3相比较,兴奋在图2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兴奋在图2中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_______。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参与构成群落的是(填字母),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填字母)。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填字母)所利用。
(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
(4)若图1示一农业生态系统,欲利用其中的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分解者产生的酶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
F1表现
F2表现

突变品系1×野生型
有豌豆素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
无豌豆素
1/4有豌豆素,3/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无豌豆素
3/16有豌豆素,13/16无豌豆素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
⑴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            
⑵第Ⅲ组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  种。若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粒均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⑶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 ;若后代中       ,则其基因型为       
⑷现有纯种亲本4,其基因型与上表亲本均不同,它与其他豌豆杂交的F1  
(有/没有)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

为研究根际低氧环境对网纹甜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科技工作者进行如下实验:
①选择生长健壮的甜瓜幼苗,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无土栽培。
②A、B、C三组根系供氧浓度分别为21%(大气含氧量)、10%、5%,其它栽培条件都相同。
③持续供氧处理后的10天、20天、30天,测定各组根系的呼吸作用速率、根细胞苹
果酸脱氢酶(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活性、乙醇脱氢酶(无氧呼吸有关的酶)活性、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生理指标,部分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SP -2溶氧测定仪可精确测定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值。如要利用SP -2溶氧测定仪测量叶片光合速率,可将叶片剪成1×lcm2后沉入缓冲液中,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测得缓冲液中溶解氧的单位时间增加值即为叶片的____速率,若要获得叶片的真光合速率,要先测量叶片的____速率,具体做法是要在一定温度和____条件下测量缓冲液中溶解氧的减少值。为排除叶片组织中原有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叶片要先进行处理。
(2)图甲表示利用SP -2溶氧测定仪测得根系呼吸速率的结果。图乙表示植株根细胞内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变化,该酶所催化的反应进行的场所是。结合图甲、乙分析,在低氧环境,根系两种呼吸类型的细胞速率变化是,实验中还测量30天后各组植株的干重和果实含糖量变化,发现10%、5%低氧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