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阁词林记》中记载:“至宣德时,始令内阁杨士奇辈及尚书兼詹事(辅导太子的衙门之长官)蹇义、夏原吉,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御笔亲书。”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 B.最高命令出自拟票官员 |
| C.皇帝无权亲见官员奏折 | D.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 A.社会变迁的角度 |
| B.现代化的角度 |
| C.社会思潮的角度 |
| D.社会群体的角度 |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脆弱性 | D.连续性 |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记者会上,引用
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明自己的信念。此言蕴含的理念与下
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 A.老子 | B.韩非子 | C.朱熹 | D.李贽 |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 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 B.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
|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 D.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
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作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图所列,这个报告的主题是
| 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 |
| 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 |
| C.影视艺术的发展 |
| D.电视与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