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
|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
|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
|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
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①l9世纪中期传统纺与织结合紧密②土纱遭到了国内外机制纱的排挤
③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④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初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②颁布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利
③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④策动诸省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凡持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均为改革论的学者,一般认为上述改革的共同点是
| A.未能触及政治制度 | B.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
| C.均主张“中体西用” | D.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
有学者描述近代中国经济状况时说“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
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上述表述理解准确的是
| A.形成了有层次的南北经济差异分布带 | B.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别 |
| C.出现了农牧工彼此封闭相互排斥状态 | D.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经济分工 |
下列条款中体现出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新特征的是
| A.……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时欲暂行存栈,除勿庸输纳税钞…… |
| B.……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 |
| C.大合众国船只进通商各港口时,必将船牌等件呈交领事官,转报海关…… |
| D.……于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