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
下列国际政治观念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是
A.对国家来说,自私是不应受谴责的,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只有自私才是道德的。 |
B.国家要维持生存,解决安全问题,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 |
C.(国家)彼此相邻,或位置临近,即构成天然的敌人。 |
D.(世界)平衡取决于非欧洲的美国和半欧洲的苏联之间。 |
二战后,有美国人认为:这样大规模的援助计划会使美国人承担高额赋税,导致国内出现商品短缺、并将大大增加美国人民的开支。此人反对的是
A.政府干预经济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C.马歇尔计划 | D.关贸总协定 |
1945—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发动了第一次国有化浪潮,把银行、电力、电信、钢铁、煤炭、铁路以及城市共用事业等收归国有。下列对这一措施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实践了凯恩斯主义 | B.为了迅速治愈战争创伤 |
C.利于遏制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 D.目的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
1930年代,为治理沙尘暴,美国招募250多万贫困青年从事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活动,建成了2亿多株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美国政府的政策中与这一措施相关的是
A.以工代赈 | B.整顿金融 |
C.复兴工业 | D.制定经济计划 |
列宁说:“能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小农恢复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而不至于因此破坏无产阶级政权的根基呢?……能够,因为问题在于掌握分寸。”这一认识
A.促进了苏维埃体制的建立 |
B.推动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C.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
D.主张推行农业集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