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 )
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 |
B.希望君主实行“仁政” |
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
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 |
伯里克利说:“我"的制度之所阻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突出体现在()
A.纽建陪审法晤 | B.召集三百人会议 |
C.成立长老院 | D.裂开公民大会 |
明代“疆商人范髓逵“占起刚数再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两“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阅,世人}烀之为吾闻屋”。这反映了()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 B.传统观念阻碍了明清商北的发展 |
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醚 | D.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 |
五世纪前期,陶渊明著《桃花源记》,描绘出一块亦真亦幻够人问挣土。觋在自称“桃花源”所在有多处,考察这些地点大都分布在今天盼潮南、湖北、门西、安徽一带,这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A.南方经济发达 | B.南北统一成大势所趋 |
C.作者主要生活在江南地区 | D.北方战争频繁 |
我国古代纸发明于西汉的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 )
A.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176一141年的“放马滩纸”。保存至今 |
B.1933年新疆罗布卓尔汉代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73—9年的“罗布卓尔纸”,后毁于战火 |
C.唐代张怀灌《书断》记载:”。有纸代简。至和帝时,黎伦工为之。” |
D.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记载:。‘浴以为纸始于蔡伦,非也。” |
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 | B.分封制的影响 |
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 | 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