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 )
A.反对帝国主义 | B.反对封建统治 |
C.反对满洲贵族 | D.反对民族压迫 |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致良知 |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下列谁的思想最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 )
A.孔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韩非子 |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
A.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
B.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
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的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
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 |
C.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
D.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