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78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代表团到西欧访问时,法国总理说,1977年法中贸易额同两国的友好关系不相称;丹麦首相送行时说,你要到大国访问了,希望不要忘记我们小国;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得到了欧洲国家的欢迎 |
| B.西欧国家具有进一步发展同中国关系的愿望 |
| C.谷牧率团访欧促成了中国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
| D.中国同西欧的关系呈现“政热经冷”的特征 |
有学者认为“美国原先希望用美元诱使苏联从东欧撤退并加入资本主义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曾经希望,原子弹可能使苏联人更好‘控制些’,这个模糊期待没有起作用;如今,金钱收买苏联人的尝试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材料表明 “二战”后的美国
| A.曾试图把苏联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
| B.一直利用军事优势威胁苏联 |
| C.选择“冷战”是因为苏联在经济上不合作 |
| D.力图主导欧洲一切事务 |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 A.批评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 |
| B.批评新政扩张了美国政府的权力 |
| C.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 |
| D.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
| 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
| C.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
| D.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
李大钊在1919年 5月9日《每周评论》上撰文指出:“威尔逊君!你不是反对秘密外交吗?为什么他们解决山东问题,还是根据某年月日伦敦密约,还是根据某年月日的某某军阀间的秘密协定?你自己的主张计划如今全是大炮空声,全是昙花幻梦了。”这表明
| A.李大钊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 B.李大钊看清了列强意欲瓜分中国的野心 |
| 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 D.“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