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里有贵族的沙龙,战场的格杀,莫斯科大火,法军溃逃,地主的庄园生活……构成了光怪陆离的社会万花筒,体现了作家的广博,使得作品气象万千。”材料描述的作品是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B.拜伦的《唐璜》
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D.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某一流派的作品被一些人认为它是现代性文化的开端,一些人将它视为是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人这样形容某一个流派的作品:“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符合这一特征的作品是

A. B. C. D.

《欧也妮·葛朗台》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下面的作品与这部文学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向日葵 C.格尔尼卡 D.拾穗者

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 B.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C.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 D.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

“总之(画家关注的)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与上述评价最符合的绘画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