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 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小孔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现使小球在一个更高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金属块Q始终静止在桌面上的同一位置,则改变高度后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小 |
B.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小 |
C.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 |
D.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 |
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一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的受力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 | B.只受绳子拉力 |
C.受重力、绳子拉力 | D.受重力、绳子拉力和向心力 |
两块小石头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4,则它们上升的最大高度和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为
A.![]() |
B.9:16![]() |
C.3:4 9:16 | D.9:163:4 |
一条船的船头垂直于河岸,当船行驶到河中心时,河水流速突然增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渡河路程变短 | B.渡河时间不变 |
C.到达对岸时的速度增大 | D.渡河通过的路程比位移的大小要大 |
关于“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者和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者是开普勒,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物体 |
B.建立者是伽利略,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物体 |
C.建立者是牛顿,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物体 |
D.建立者是牛顿,适用范围是宏观和微观物体 |
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