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年,盛宣怀奉命会同商约大臣吕海寰在上海与英、美等国谈判修订商约。他目睹当时上海“洋商总会如林,日夕聚议,讨论研求,不遗余力;而华商向无会议公所,虽有各帮董事,互分畛域,涣散不群,每与洋商交易往来,其势恒不能敌”,深感有设立商会的必要。所以,盛宣怀奏请朝廷准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饬令江海关道袁世勋会同上海通商银行总董严信厚迅速传集各大帮董事“设立总会”,委任严信厚为总理。
——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二 商会诞生后,工商各业资产者有了本阶级统一的领导机构,旋即改变了过去商与官周旋时以个人或行帮落后形象出现的状况。与畛域分明、互相排斥的传统行会判然有别,商会对会员和会友无籍贯和行业限制,是联结工商各业的中枢组织。因此它成立之后,有史以来第一次改变了工商资产者互不联系的孤立隔绝态势,将各业分散的资产者凝聚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从全国范围看,各省的商务总会虽互不统属,尚未建立全国性的商会联合会,但在比较重要的社会活动中遥相呼应,密切配合,以其“登高一呼,众商皆应”之势,使全国的工商业者通过商会这一轴心,建立起相互紧密联系的广泛网络,成为资产阶级初步发展成一支独立阶级队伍的重要标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成立的背景。(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8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两伊战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这组历史图片


请回答:
(1)图一说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这使英国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2)图二说明了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什么?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结果如何?
(3)图三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什么方式?这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例材料:
材料一《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皇帝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
(2)简述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及其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艰难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请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裴钰为什么认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国社会进步的?

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的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拓展的主要目的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美术作品所体现的共同特点。指出两幅美术作品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因素。
(3)材料三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学说?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的反封建与材料二美术作品产生时期的反封建有哪些发展?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传统观念变化不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X k B 1 . c
(2)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5~18世纪在思想观念上欧洲变化巨大、中国变化较小的根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