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2月12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高峰论坛在福建泉州召开。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谈到,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和沿线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人类交流交往、文明互鉴的不朽传奇。“辽阔的海洋可以成为联接彼此的纽带、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平的环境可以创造共同繁荣的机遇,这些都是古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材料二:四川作为内陆省份,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拥有通往欧洲的快铁大通道,国际航线数量居中国西部第一。四川电力设备、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农机农资、能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基础较好、具有特色,但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存在富余产能。借“一带一路”建设之势,四川力争3年内对沿线国家的贸易从200亿美元扩至300亿美元,集中突破20个对外投资项目;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新的千亿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贸易。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机遇。
(3)四川省恰处于“一带一路”的焦点位置,为落实国家战略正积极规划本省经济升级版。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该省提供一条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辨析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实现人生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常有手机用户收到一些以“老朋友”名义发来的短信,这些短信极易引诱收信人回复或回电,而手机用户一旦回复或回电,一笔不小的话费就会被冠以“某某业务”的名义扣除。与前两年相比,现在的“短信陷阱”骗术升级。业内人士提醒,发现内容中有“这是我的新手机号码”但没有署名的短信需谨慎回复;发现号码陌生且内容中无熟悉署名的短信尽量勿回;一些只响一两声就停的陌生电话号码也勿回拔。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促进短信市场的健康发展。

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国家为了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促进合理、节约用电,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不同的用户实行不同的电价,可以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推行居民阶梯电价的必要性。
(2)国家调控电价,实行不同用户不同电价。对此,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11年开春,曾经熙熙攘攘的“民工潮”演变成“民工荒”。仅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缺口的保守估计就达200万人,使众多企业的生产陷入困窘。不仅沿海地区劳动力缺乏,就连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等内陆省份由于目前正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也闹出了“民工荒”。
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民工约有2.3亿至2.4亿人,其中“80后”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更高,视野更宽,个性更强。与父辈相比,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更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廉价劳动力时代渐行渐远。另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部分农民不愿外出打工。“民工荒”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给一些用工单位和政府敲响了警钟。
(1)有人认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今年的用工荒。”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对于材料提到的“用工荒”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注:2011年我国城镇化预期目标为48.5%,而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
(资料《中国统计年鉴》)
表 2007—2011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化率对比

城镇化率
年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西部相差(百分点)
2007年
53.2%
39.4%
37%
16.2
2008年
55.7%
40.9%
38.3%
17.4
2009年
56.7%
41.3%
39.4%
17.3
2010年
59.9%
45.2%
41.6%
18.3
2011年
61.1%
47%
42.7%
18.4


材料二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推动1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动居民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推进城镇化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跨区域重组,促进城乡产业集群发展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也将为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带来广阔的空间。
⑴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表所包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动城镇化建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
材料三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⑵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四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浙江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⑶结合材料四,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了“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给分)
有人认为:只有相关政府部门“放水养鱼”,切实减轻税费负担,中小企业才能走出高成本困境。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