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国家发展需要自然资源,但也要避免“资源诅咒”。一个国家要摆脱“资源诅咒”,应该( )
①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资本全球化
③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④弱化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职责和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资源丰富的国家陷入“资源诅咒”的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资源诅咒”启示我们( )
①要注重主观条件,改变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要重视有利条件,加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③要坚持联系观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退回金本位的道路上,犹他州走出了第一步”。美联社消息称,美国犹他州日前通过法案,承认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黄金白银为法定货币。以下对变化前后黄金白银认识正确的是()

A.此前是一般商品,此后是货币
B.此前是货币,此后是价值符号
C.此前价值由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此后价值由国家决定
D.此前的职能是流通手段,此后的职能是价值尺度

新闻媒体传递正能量。每年CCTV揭晓的《感动中国》年度获奖者中,既有人们熟悉的英模,也有深入基层挖掘出的平凡楷模,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事寻常但不平凡,无不令人心生温暖,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感动中国》此举
①引导人们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②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
④有利于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核心变化就是对经济发展的提法,由过去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转向“持续健康”,由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转向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与客观性②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④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专家预测,我国经济将缓慢回升,基本面良好,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这说明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进程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看待事物的性质,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原则。这一修改
①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③体现了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④遵循了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