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下列关于物质鉴定的方法和结果(“△”表示需要沸水浴加热,“×”表示不需要沸水浴加热)正确的一项是()
| 鉴定的物质 |
所使用的试剂 |
特殊处理 |
所产生的颜色 |
|
| A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 |
紫色 |
| B |
脂肪 |
苏丹Ⅲ染液 |
× |
砖红色 |
| C |
葡萄糖 |
斐林试剂 |
△ |
橘黄色 |
| D |
淀粉 |
碘液 |
△ |
蓝色 |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药物“达菲”通过抑制该病毒中神经氨酸酶(NA)的作用,使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下列推测或叙述合理的是()
A.NA能够破坏细胞膜 B.H1N1病毒在宿主细胞外自行增殖
C.NA是由宿主细胞的DNA控制合成的 D.NA的合成包括有转录、翻译等过程
科学家已成功地利用人体表皮细胞制造出了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细胞(即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
| B.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
| C.表皮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组 |
| D.表皮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丢失了某些基因 |
以下与人体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 B.记忆细胞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 |
| C.吞噬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 D.免疫系统有防御功能,而没有调节功能 |
以下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各代表激素。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 |
|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分泌均会增加 |
| 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
| 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