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②玉米种子萌发③大肠杆菌细胞④蛙的红细胞
⑤蛙的胚胎期细胞⑤人的造血干细胞
A.③⑥ | B.③④ | C.①⑤ | D.②④ |
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16对染色体,其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 )
A.8条 | B.16条 | C.32条 | D.64条 |
在兔子的体细胞核中,DNA重量为4×10-12g,那么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其骨髓细胞核中DNA重量为()
A.4×10-12g | B.8×10-12g | C.1.6×10-11g | D.3.2×10-11g |
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不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
A.高尔基体 | B.核糖体 | C.叶绿体![]() |
D.中心体 |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间期,DNA复制含量加倍 |
B.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C.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
D.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