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III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          ;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
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1.基本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十植物蛋白;
3.实验饲料:基本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
①实验组6中,I应该为         ,原因是           ;II应该为___________。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由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来判断。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则早上比傍晚要
(2)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来影响蓝藻的生长的。
(3)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

水样编号









A组(原
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
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
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
添加)
0.2
0.2
0.3
1
10
9
7
7
6.5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
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该污染物通过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种群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NaCl、H2O和琼脂。

如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瓶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填“低”或“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