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是因为噬菌体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B.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然后,用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感染末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否则上清液的放射性都会较高
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搅拌离心不充分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02等物质
B.②处渗透压下降会促进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C.③中产生的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右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
B.a点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由于b、c点对应的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
C.b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大
D.如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

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放在特制的槽中央,等分槽两侧的蒸馏水。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将动物细胞磨碎成匀浆,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提取物加到含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滤液提取物中含有脂质
B.H+通过自由扩散跨膜
C.H+通过协助扩散跨膜
D.H+通过主动运输跨膜

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
C.白蛋白减少,02运输能力减弱
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

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株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人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02浓度的变化量,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
C.D点光合作用开始,H点光合作用消失
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