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
C.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盐酸处理后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线粒体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B.线粒体的能量转换作用 |
C.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 D.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
在动物细胞中和植物细胞中以储存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糖类分别是( )
A.葡萄糖、淀粉 | B.淀粉、糖元 | C.糖元、淀粉 | D.淀粉、葡萄糖 |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单位:102kJ/(m2·a) |
GP |
NP |
R |
① |
15.91 |
2.81 |
13.10 |
② |
871.27 |
369.69 |
501.58 |
③ |
0.88 |
0.34 |
0.54 |
④ |
141.20 |
62.07 |
79.13 |
⑤ |
211.85 |
19.26 |
192.59 |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