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人类“iPS细胞”可以形成神经元等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iPS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iPS细胞有细胞周期,它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一般不具细胞周期 |
C.iPS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说明“iPS细胞”在分裂时很容易发生突变 |
D.iPS细胞在分化时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
右图为真核细胞中某生理过程形成的杂交分子片段,该分子片段中共有核苷酸
A.8种 | B.7种 | C.5种 | D.4种 |
下列与遗传的物质基础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培养皿中,加入S型活细菌的DNA,经过培养,显微观察发现有两种类型细菌 |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是把DNA和蛋白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 |
C.若用31P、35S培养基培养细菌,用32P、32S共同标记噬菌体,其子代噬菌体DNA既含31P又含32P,但其蛋白质外壳只含35S |
D.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使用95%的冷酒精是为了溶解DNA,减少杂质含量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
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是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 |
退耕还林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程。一块退耕的农田因未及时补种树木,若干年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片杂草丛生的灌木林,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这片退耕田变化趋势的曲线表达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