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果蝇的直翼(正常翼)与卷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子代既有直翼果蝇又有卷翼果蝇。请分析回答:
(l)卷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在16℃时幼虫发育,子代有直翼果蝇,在25℃时幼虫发育,子代全部为卷翼,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①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对等位基因,其中___________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某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 ,其中枢位于 。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α细胞的分泌,原因是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 ,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构建一坐标图,并在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血浆中胰岛素浓度(μU·mL-1)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时间/min
0
30
60
90
120
150
血糖浓度/mg·mL-1
0.75
1.25
1.10
0.90
0.75
0.75

(4)胰岛β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 (抗体1/抗体2);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 治疗。

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2、3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CO2进入甲内先与 (写出具体名称)结合反应生成三碳酸分子,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至NADPH中的 和ATP中的 被还原成三碳糖分子。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分子,大部分运到甲外转变成 。而O2是在甲内 (写出具体结构)上产生,与物质① 直接进入细胞器乙中参与代谢。
(2)从图2、3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在35℃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mg/cm2·h)。
(3)在25℃~40℃之间,随温度的升高真正光合速率 (增强、减弱、不变、先增强后不变)。恒定在上述 ℃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

水蕴草是多年生草本沉水植物。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1) 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____,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_____
(2)如图甲,若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量将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 水蕴草的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________。
(4)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将水蕴草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15
3.75
3.53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25
1.75
2.25
3.00
3.50

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在35 ℃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CO2消耗速率是________mg/h。
(6)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为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卡尔文通过停止________________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他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②卡尔文通过停止_________________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找到了固定CO2的物质。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无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温度和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
⑵ 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①要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该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Ⅱ中红色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L,而释放的CO2为9 mol/L,则酵母菌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需氧呼吸的________倍。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发病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2) 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 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直接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至少由________个核苷酸组成。有一种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影响CFTR蛋白的正常功能。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 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 等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